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滾滾圳水竹東圳-山谷來的風依舊


↑20081201_Allen_014Photo 芒花盛開的時節_山谷來的風依舊



12/1 今天主要是到大隘村踏查,而兩天前才捐血500cc,也想順便看看這對騎腳踏車有多少許影響~~後來證實的確影響很大,整路段坡度算尚可,但我卻覺得很喘且心跳最高達到232bpm/min!! 不過,令人驚喜的,是回程所看到的竹東圳,原來它的歷史要從日據時代說起呢~



路徑主要沿縣122騎乘,交通大學→光復路→中興路→東峰路→南清公路→大隘村→矮靈祭場入口→東峰路→竹東圳→交通大學



//本文同步發表於地圖日記 http://map.answerbox.net/landmark-771116.htm //



↑20081201_Allen_000Map.jpg路徑圖


當天詳細的動態路徑請至CmoreMap

http://www.cmoremap.com.tw/index_newmap.php?userid=earthson_tw&mid=1824

高解度路徑圖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01/001WaterMark/20081201_Allen_000Map.jpg




↑20081201_Allen_001IFO.jpg騎乘資訊

高解度騎乘資訊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01/001WaterMark/20081201_Allen_001IFO.jpg

當天騎乘資訊總匯整



↑20081201_Allen__002Percent.jpg路徑量表

高解度路徑量表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01/001WaterMark/20081201_Allen_002Percent.jpg

封閉路段佔總里程0%

上坡路段佔總里程20.06%

下坡路段佔總里程20.30%

平坡路段佔總里程59.63%




↑20081201_Allen_003Topo.jpg坡度圖

高解度坡度圖表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01/001WaterMark/20081201_Allen_003Topo.jpg

回程會不錯輕鬆




↑20081201_Allen_004Topo_Speed.jpg坡度圖與速度圖比較

高解度坡度圖與速度圖比較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01/001WaterMark/20081201_Allen_004Topo_Speed.jpg




↑20081201_Allen_005Topo_Heart.jpg坡度圖與心率圖比較

高解度坡度圖與心率圖比較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01/001WaterMark/20081201_Allen_005Topo_Heart.jpg

因為剛捐完500cc寫兩天,所以讓我心跳飆到232bpm/min




↑20081201_Allen_006Mosaic.gif雷達迴波圖

天氣很棒,一整個大晴天~



↑20081201_Allen_007Photo 晨光-即將充滿活力的一天



↑20081201_Allen_008Photo 幸福路-你幸福嗎?想必住在這的人應該都很幸福^^



↑20081201_Allen_009Photo 洩了氣的輪胎?-乍看之下還真讓人誤以為輪胎沒氣了呢,其實純粹是角度關係-攝於員棟國中旁的7-11



↑20081201_Allen_010Photo 禁採砂石!但告示牌下方的河床卻是砂石場



↑20081201_Allen_011Photo 砂石場一隅



↑20081201_Allen_012Photo 軟橋登山步道-可前往海拔約442m的軟橋山(又名燥樹排山)



↑20081201_Allen_013Photo 遠眺五指山



↑20081201_Allen_014Photo 芒花盛開的時節_山谷來的風依舊



↑20081201_Allen_015Photo 上坪-五指山叉路口



↑20081201_Allen_016Photo 瑞峰國小旁盛開的太陽花



↑20081201_Allen_017Photo 林務局上坪檢查站



↑20081201_Allen_018Photo 竟有直升機降落於河床旁的空地_後來問了大隘社區發展協會的負責人劉先生,才知道這直升機是專門用來載運觀霧和樂山那的軍事建材.



↑20081201_Allen_019Photo 前往大隘社區的指示牌



↑20081201_Allen_020Photo 羅山道路叉路口,可前往花園-天湖-梅花部落,上梅花越嶺就是從這出來!



↑20081201_Allen_021Photo 十八兒部落-位於大隘村,五指山中指的正後方,其2,3,4,5鄰都是泰雅族人,其餘為賽夏族,有人說十八兒是因為有位泰雅族人的老婆很會生,共生了18個,但其實這是以訛傳訛,正解為,這個村落的泰雅族語發音為"Shinbaer",而為後人所穿鑿附會.



↑20081201_Allen_022Photo 十八兒部落導覽圖



↑20081201_Allen_023Photo 照片這位沿途撿拾垃圾的婦人很熱情,問我要去哪,還問我有沒有帶食物上山呢^^



↑20081201_Allen_024Photo 看到這圖騰就離大隘社區發展協會不遠囉-大隘社區目前正積極強化硬體設施,劉先生說,從大隘社區往五指山中指的步道和鵝公髻山的登山步道都已建設完畢,所以遊客可一日連走兩座登山步道,並以大隘社區作為中途休息站,兩登山口相鄰只約20min步行路程,而未來還將會開發兩個瀑布的景點呢!



↑20081201_Allen_025Photo 續上行至清泉,可至張學良故居,劉先生說,12/12為故居揭幕式



↑20081201_Allen_026Photo 下行羅平道路,可通往谷燕瀑布



↑20081201_Allen_027Photo 新建的加油站



↑20081201_Allen_028Photo 遠眺鵝公髻山



↑20081201_Allen_029Photo 冬陽&芒花



↑20081201_Allen_030Photo 山谷來的風_南清公路沿途視野良好,處處可見山景



↑20081201_Allen_031Photo 右上行往大隘派出所



↑20081201_Allen_032Photo 右上行往矮靈祭祭場,續直行往清泉



↑20081201_Allen_033Photo 矮靈祭場入口



↑20081201_Allen_034Photo 矮靈祭場入口旁所新設立的貼畫圖說



↑20081201_Allen_035Photo 前往觀霧的道路坍塌不斷,需施工強化邊坡,因此各式工程車和水泥車來來往往,騎在道路上險象環生!



↑20081201_Allen_036Photo 大型車輛超多...



↑20081201_Allen_037Photo 上坪溪-竹東圳的汲水源頭



↑20081201_Allen_038Photo 竹東圳第一隧道口_也是新竹科學園區的命脈所在-竹東圳全長約21公里,其汲取頭前溪上游支流上坪溪的水源,從上坪攔河堰取水口起,沿途穿過竹東圳軟橋里後,進入竹東圳一號隧道,期間以十三座大小隧道、六座水路橋、三座虹吸工及明暗渠等不同型式結構物婉蜒穿行於竹東丘陵東北麓;途經員崠子、資源莊、上公館、大窩、菜窩園及油車窩,至三重埔南方約一公里處止。源源不絕地將上坪溪水源引經竹東地區,流入寶山一號水庫,造就圳路的綺麗風光、遍地良田及聞名世界的科技奇蹟。以上資料摘錄自農田水利會_竹東圳的歷史與新生 by魏賢堉、楊德川



↑20081201_Allen_039Photo 竹東圳舊式磚造第一隧道口-民國17年竣工,根據農田水利會資料顯示,竹東圳在民國十五年(西元1926年)(日本大正十五年)由竹東地區二重埔地方仕伸林春秀先生出錢與集資,並在地方人士共同協力之下,聘請日本技士動工興建,其主要目的為汲取上坪溪水源,並利用早期由日本人興建之軟橋發電廠(原建於民國八年,利用灌溉渠道流量與落差之小型水力發電廠,其容量為100KW之法蘭西斯式橫軸水輪發電機二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機件故障而毀棄,復於民國八十一年間恢復供電,目前並整治為觀光休閒區)。該圳係銜接引用渠道作為導水路,施工歷時二年有餘,於民國十七年完工通水。灌溉竹東地區農田灌溉面積達530公頃,受益面積達800公頃。以上資料摘錄自農田水利會_竹東圳的歷史與新生 by魏賢堉、楊德川



↑20081201_Allen_040Photo 竹東圳舊式磚造第一隧道口



↑20081201_Allen_041Photo 滾滾圳水竹東圳



↑20081201_Allen_999Rad.jpg雷達評筆圖

高解度雷達評筆圖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01/001WaterMark/20081201_Allen_999Rad.jpg


這次前往五峰鄉大隘社區發展協會踏查,卻意外在回程途中發現到連結古今的竹東圳,在過去是發電和灌溉所需,而最後更轉變成為新竹科學園區的命脈,頗令人驚奇,而其實沿路都還有許多值得踏查的地方,例如軟橋,上坪老街...等,期待下次的造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