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特別的夜晚,特別的心情



?? (Jul_2007年暑-能安,白石池)



我,在找一張能代表此刻心情的照片,

但,卻找不著...


此刻心情像風起雲湧般的複雜,

心跳得很快,之後,漸漸轉趨寧靜...幸福?


事情發生的突然,那...就順其自然吧~~





四處漂泊的流浪者  (Oct_2008-流浪之歌音樂節)







風起雲湧  (Dec_2008-鳶飛淚天錐麓行)





如黑色奇萊的變化多端 (May_2008-黑色奇萊)









  (Jan_2005寒-清水大山)

    走在山裡的旅人,在此駐足,面對前方險惡懾人的路途,心中有無盡的思念。我在山裡找尋著妳,也在找尋著自己。





微笑 (Aug_2007暑-海洋之歌音樂節)

    學會將所受的傷害寫在沙灘上,所得的恩澤刻進石頭裡





甜蜜萬里亞尼克 (Aug_2005暑-一整個衝)





巷弄中的101更顯寧靜而溫暖 (Jan_2008-跨年)







綠地毯 (Jul_2007暑-能安,知亞干大草原)

   我們共同走在高山步道上,在月亮之西,太陽之東





等待飛魚-等待藍天-等待白雲 (Sep_2007暑-等待飛魚蘭嶼行)

  





一顆心 (Jul_2007暑-能安,白石池)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鳶飛戾天錐麓行 97_12_06~07



↑錐麓山頂遠眺塔山(右)和丹錐山(左),左邊可看到出海口和太平洋呢...^^





↑感覺上山時,GPS軌跡紀錄似乎受地形遮蔽物影響有時誤差頗大...



交大山社很少在學期中到東部爬山,頂多是去宜蘭的加羅湖或松蘿湖,而花蓮最常開的隊伍則是利用寒假去爬三天的清水大山,這次錐麓山還是頭一遭,而且還走了一小段錐麓古道呢^^,第二天的天氣好到爆炸,將第一天下雨的怨念一掃而空,不然這麼鑽的路線還下雨真的是會很ooxx...



錐麓山(又稱大斷崖山)海拔1667m,全程缺水,需先在荖西溪底取水,而幾乎每人都比原先標準三升還要多背了200~600cc,加上第一天下雨大家也就比較少喝水,所以到了營地還煮下午茶,晚上還能煮宵夜呢...



夜車至慈母停在車上休息,於荖西溪底取水後陡上,晚上夜宿過1325峰後的西南營地,第二天大晴天,輕裝上錐麓山後原路折返,海拔不高而植被甚密,還有許多刺柏,,灌木和芒草,很鑽的一條路線...XD



錐麓古道簡介: 


錐麓古道位於錐麓斷崖,距公路約34百公尺處,有一條小徑,是中橫公路未開通前唯一的交通孔道。  


古道自,巴達岡起,至合流慈母橋止,全長16公里,修築在海拔750780公尺之間,平緩順暢,居高臨下,視野遼闊,是古道中最精華的一段。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更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繫要道;原路徑只有
30公分,僅容得下併合的雙腳。  


民國6年日本人強徵原住民壯丁,將小徑拓寬至1.5公尺,以便通行或載運火砲;壯丁們以繩索綑綁腰際,自斷崖頂垂懸而下,以鑿洞埋設炸藥,可見當年開鑿之艱辛危險。



以上資料轉錄自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網站

另有步道資料庫介紹  http://ngis.zo.ntu.edu.tw/taroko_spot_v2/track_detail.asp?track_id=t37





↑車行途中行經宜蘭某加油站,其廁所還滿漂亮的說~





↑慈母橋





↑錐麓古道因受薔蜜風災影響,多處坍塌,目前仍封閉中,預計開放時間為98年4月,但因為我們去錐麓山只走未損壞其中的一小小段,申請時特別和太管處交涉後,確認放行,我們可是有申請入山證喔,逼逼糖正把入山證放入信箱中,哈~~





↑從慈母亭後方進入,先下至立霧溪的支流-荖西溪溪底





↑從荖西溪溪底取水後,陡上至台電隧道,下山後查詢才知,原來這是民國70年代,台電為開發立霧溪水力資源所修築的六條施工道路其一,而這條為荖西溪水力資源踏查路.





↑不乖乖走正路卻走隧道左邊的捷徑-獵徑,吃足苦頭又危險...= =,回程就乖乖走正路了!!





↑風起雲湧-總算沒下啥雨了,雲層也漸漸開,上岩稜後遠眺~~





↑今晚的紮營地-過1325峰後的西南營地(稜左),算是意外發現的,不然原定的宿營點在1325峰東北方(稜右),兩者相距5~10min,後來隔天輕裝經過東北營地,發現還是我們的營地好阿,較大也較平,四周還有許多舊酒瓶,推估應是獵人的休息點.





↑迎接晨曦





↑萬丈光芒





↑芒芒望塔山-錐麓山山頂遠眺塔山(2449m)





↑同行隊友(由左至右為小手-至敏-鮪魚飯-逼逼糖),據稱鮪魚飯的綽號來由是因為他叫范育瑋...XD





↑回程





↑紅-白-綠



↑小黃牛肉麵-位於蘇澳,還不錯吃但份量有點少,後來發現原來隔壁小七是前一晚凌晨在此補給吃宵的地方,還真有緣~~



後記: 回程於雪山隧道塞車,十點多才回到交大,這次整體而言都很不錯,包車又超便宜,彭大哥真是值得大推阿^^



五指山下五子碑


↑20081212_Allen_007Photo 砍斷五指同血淚,五指山下五子悲



12/12 會想去尋找那近百年前北埔事件的五子碑,是因為看到Tony的旅遊筆記中對這部分有相當的描述,也因此激起了想去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路徑:交通大學→竹市3→寶二水庫→竹37大坪路→內豐國小遺址→觀音仙水→內豐國小遺址→竹37-4五指山路→東河道路→五子碑→東河道路→五指山路往竹東-北埔叉路口→東峰路→竹東圳→交通大學




//本文同步發表於地圖日記 http://map.answerbox.net/landmark-771152.htm // 



↑20081212_Allen_000Map.jpg路徑圖


當天詳細的動態路徑請至CmoreMap

http://www.cmoremap.com.tw/index_newmap.php?userid=earthson_tw&mid=1829

高解度路徑圖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12/001WaterMark/20081212_Allen_000Map.jpg


 



北埔事件 導讀

西元1907年11月14日〈日本明治40年〉,日本據臺後全臺首樁武裝抗日事件,事發於內大坪次日漫延至北埔。內大坪位於『番』界邊緣,是一土地肥沃地形狹長的小高原,俗稱『長坪』。當時約有四、五十名日本人前來定居,發展香菇、甘蔗、柑橘、橡膠樹苗的栽培。


為了防範『生番出草』,保護日本產事業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日本政府於鵝公髻山下設大有隘線,沿著山麓共設七個分遣所,每一個分遣所由一名日本警員和數名隘勇駐防。分遣所之下,還設有隘寮,總共二十多個;設置在內大坪的隘勇監督所,駐有一名警部補和三名巡查及數名隘勇,負責督辦隘線防務。


日本人把內大坪譽為「模範隘勇線」,慶幸當地治良好,但首次驚天動地的武裝抗日事件,竟然發生在這個模範隘線!於西元1907年11月14日深夜,蔡清琳及巫新炳為首策劃向內大坪起義,一舉收復臺灣,起義的隘勇分成兩隊,一隊由彭阿石、徐金傳率領;另一隊由何麥榮兄弟率領。當時加入起義行伍的隘勇約有四十五人,後來原住民與老百姓也參加了,總數約八十人。


 資料來源:  http://www.beipu.org.tw/130.htm - 北埔旅遊服務中心



↑20081212_Allen_001IFO.jpg騎乘資訊

高解度騎乘資訊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12/001WaterMark/20081212_Allen_001IFO.jpg

當天騎乘資訊總匯整


上篇一篇12/1,滾滾圳水竹東圳,山谷來的風依舊,是剛捐血500cc完後兩天,騎乘最大心跳達到232bpm/min,而12/12是捐血完後兩週,心跳仍偏高...XD



↑20081212_Allen_002Percent.jpg路徑量表

高解度路徑量表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12/001WaterMark/20081212_Allen_002Percent.jpg

封閉路段佔總里程0%

上坡路段佔總里程26.1%

下坡路段佔總里程25.17%

平坡路段佔總里程48.62%


 




↑20081212_Allen_003Topo.jpg坡度圖

高解度坡度圖表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12/001WaterMark/20081212_Allen_003Topo.jpg



↑20081212_Allen_004Topo_Speed.jpg坡度圖與速度圖比較

高解度坡度圖與速度圖比較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12/001WaterMark/20081212_Allen_004Topo_Speed.jpg



↑20081212_Allen_005Topo_Heart.jpg坡度圖與心率圖比較

高解度坡度圖與心率圖比較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12/001WaterMark/20081212_Allen_005Topo_Heart.jpg




↑20081212_Allen_006Mosaic.gif雷達迴波圖

天氣很好,藍藍的天~~



↑20081212_Allen_008Photo 寶二水庫叉路口



↑20081212_Allen_009Photo 在通過重重竹科上班潮中,沿著竹市3,來到了寧靜的寶二水庫



↑ 20081212_Allen_010Photo 遠眺鵝公髻山



↑20081212_Allen_011Photo 北埔冷泉_非假日一路上幾乎都沒人,感覺更寧靜悠閒



↑20081212_Allen_012Photo 左往五指山路_竹37-4起點



↑20081212_Allen_013Photo 右往觀音仙水和南庄_上面寫著往1907北埔事件的戰神紀念碑



↑20081212_Allen_014Photo 路左旁有塊寫著內坪戰場的大石頭



↑20081212_Allen_015Photo 左上是從柑橘園往五子碑,但路較不好走



↑20081212_Allen_016Photo 往長坪山戰場



↑20081212_Allen_017Photo 過深壢橋後便可到內豐國小遺址



↑20081212_Allen_018Photo 一過深壢橋便見著這看似年代久遠的奇怪人造物體,上面寫著內豐青少年活動中心,但卻找不著相關資料!



↑20081212_Allen_019Photo 傾頹的紅磚瓦房



↑20081212_Allen_020Photo 內豐沿途有不少這樣的遺跡



↑20081212_Allen_021Photo 民國32年成立的內豐國小,於民國83年裁撤併校後荒廢



↑20081212_Allen_022Photo 內豐國小舊校舍



↑20081212_Allen_023Photo 觀音仙水旁的紀念碑_主要是紀念北埔事件中的抗日烈士蔡清琳



↑20081212_Allen_024Photo 觀音仙水廟



↑20081212_Allen_025Photo 據稱這泉水源源不絕,不曾間斷



↑20081212_Allen_026Photo Tony旅遊筆記中所提及的陳師兄,其祖父便是在北埔事件中慘遭殺害,但他因有事繁忙,向他問了路後,我便往回自行找路去了~



↑20081212_Allen_027Photo 內豐石橋,下方拱形為糯米橋,建於民國47年(1958年)



↑20081212_Allen_028Photo 內豐國小遺址,近觀仍可見當時黑板的痕跡和洗手台



↑20081212_Allen_029Photo 根據陳師兄的說法,過了第二座橋後右轉上行經過柑橘園,下方則是柑橘園



↑20081212_Allen_030Photo 前面沒路了,坡度超陡加上路面有青苔,最後只能用牽的!看來這無法續行,折騰一陣子後,往下回到柑橘園旁的吊橋,既然腳踏車仍無法走,只好往回繞道五指山路



↑20081212_Allen_031Photo 從竹37-4起點開始陡上五指山路,來到了這五指山-竹東叉路口



↑20081212_Allen_032Photo 左上行往五指山,右為東河道路往南庄,取右續行,根據陳師兄的說法,過文昌廟後才會到達通往五子碑的入口



↑20081212_Allen_033Photo 右往文昌廟,直行續走



↑20081212_Allen_034Photo 看到這五指幹62-39的電線杆,就代表入口處到了這但牌子其實是在反向



↑20081212_Allen_035Photo 右側離開柏油路即為通往五子碑的路口



↑20081212_Allen_036Photo 路口樹幹上釘有指示牌



↑20081212_Allen_037Photo 原本這鐵柵欄會關起來,上寫私人土地禁止進入,但今天卻是開著呢...



↑20081212_Allen_038Photo 陽光灑落,松針鋪地,一路陡下,而路面有青苔需小心,結果遇到一位老伯伯開吉普車下來,還要我小心注意安全,後來聊天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地主,也是天然谷的老闆,他顧人清理整修道路,中午來送午餐給工人吃~



↑20081212_Allen_039Photo 暫將腳踏車擱置一旁,用走的會安全的多



↑20081212_Allen_040Photo 很棒的木橋呢



↑20081212_Allen_041Photo 聊了一會兒,廖伯伯幫工人送飯去,還問我要不要一同來吃,向他婉謝後便繼續前往五子碑,廖伯伯還說,我怎那麼大膽敢一個人來...



↑20081212_Allen_042Photo 深壢刑場-也是太平學堂操場遺址;當時北埔事件爆發後,日本人便是以此作為據點,並在這將抗日義士處決就地掩埋,民國95年在此挖出不少遺骸,現已重新填平



↑20081212_Allen_043Photo 五子碑應該是從深壢刑場左後方續行,但我卻往右後方走,而這是從柑橘園那過來的路



↑20081212_Allen_044Photo 上有指示牌



↑20081212_Allen_046Photo 五子碑-根據記載,1907年的北埔事件中,因獲客家人搭救而逃過一劫的太平學堂校長-宮川保之先生,為紀念遇難的太平學堂學生,於事件後三年,在太平學堂後方,設立一座掌形石碑,碑高約65公分左右,其背面碑文用楷、行、草、隸四種字體,分別刻上五位學生的姓名、年齡和遇難日期,並刻有"五子之碑"四個大字,正面則有"五本指"三個大字和日文所題的悼念詩句-砍斷五指同血淚,五指山下五子悲



↑20081212_Allen_046Photo 五子碑旁有許多小汽車玩具和零食,也為後人來此悼念在事件中無端喪命的小朋友



↑20081212_Allen_045Photo 砍斷五指同血淚,五指山下五子悲



↑20081212_Allen_049Photo 回程途中,老遠就聽到廖伯伯和那些工人話家常的聲音



↑20081212_Allen_050Photo 木橋上的光-影-水



↑20081212_Allen_051Photo 工人吃飽準備繼續上工了



↑20081212_Allen_053Photo 廖伯伯竟然特地留了個便當給我,心超感動的^^



↑20081212_Allen_054Photo 邊吃飯邊和廖伯伯閒聊,從談話中,發現廖伯伯雖然事業做很大m但也很喜歡幫助人,我們聊得頗投機,他說平常他不給人拍的呢



↑20081212_Allen_055Photo 笑起來很可愛的廖伯伯,看不出來73歲吧...哈^^



↑20081212_Allen_056Photo 回到五指山路往北埔-竹東叉路口,一路下滑囉~~



↑20081212_Allen_999Rad.jpg雷達評筆圖

高解度雷達評筆圖請點以下連結

http://hakka.nctu.edu.tw/2008bike/9118523/20081212/001WaterMark/20081212_Allen_999Rad.jpg


砍斷五指同血淚,五指山下五子悲-百年前的北埔事件中,除有義士的抗日殺敵,也有那無端遭逢不幸而罹難的兒童,相信在這五子碑的庇護下,死者都能安寧,也永久紀念此一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