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2日 星期四

[電影]練習曲-單車環島日誌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希望在 20出頭的生命裡,做一件到80歲想起來都還會微笑的事」





108分鐘 帶你遊走台灣一圈



帶你經歷人生一週


這是一個年輕人,騎著腳踏車、背著吉他環島的故事。


旅行總是聽故事的最好時刻。

這是一部帶著渴望旅行的朋友一起出發的電影,一部台灣海岸公路電影


由曾經榮獲威尼斯金獅獎的《悲情城市》攝影師陳懷恩,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練習曲》,透過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雖然一無所有,依舊騎著單車勇敢上路,環島一週;雖然聽覺障礙,依舊背著破吉他浪漫啟程,經歷人世的故事。在這七天六夜當中,透過主角本身及旅途中所遇到人與點點滴滴的故事,傳達出導演及每個生長在這片土地的居民對家園的熱愛。我們是個海洋國家,我們和海洋的距離,卻是又近又遠。景觀多變與豐富的一千多公里海岸線,提供了說故事的最好場景。


台灣沿海不僅是美,它也有著這塊土地人們生活的真。


人生一瞬組成十三個切片


•  拍攝 MV的魔幻劇組

•  台 11線的單車騎士

•  立陶宛女孩的海邊偶遇

•  莎韻之鐘的傳說遐想

•  北火電廠的歷史軼聞

•  平浪橋頭的天地一沙鷗

•  國小老師的畢業紀念

•  太平洋的風樂聲澎湃

•  塭寮堤岸的噴畫少年

•  阿公家的童年往事

•  媽祖遶境的祈福信徒

•  西濱公路的漂流國土

•  太麻里的素人雕塑家


自然景觀與人生的對應


帶著大家去旅行,沿著台灣本島的海岸走一圈,呈現當下台灣,是導演努力的功課。


幾乎每個喜愛騎車的人都喜歡騎循環路線,在台灣最長的循環路線就是沿海環島。電影開始於東海岸的日出出發,在台灣西岸的落日中結束旅行。以七天六夜的旅程舖陳延伸,開始和結束在同一個點 ---太麻里---迎接台灣第一道陽光的地方。這個逆時針的循環,像是時間的倒轉,回憶的圓圈,一如 始終如一的人生,本來無一物。


挑戰時間軸線的敘事方式


故事開始於旅遊的第二天,這是個電影旅程的開始,太麻里日出的意義,除了在視覺上的魅力,令開場的意涵,簡單而有力。而主角旅遊的第一天,是電影中的尾聲,如此安排,除了希望傳達人生循環的感受,實際上,旅遊中的許多遭遇,或許當時的感受,不如事後記憶來的深刻,過程形成累積的作用,透過時間的行進而昇華。


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遷的省思


試著說一個沒有暴力,沒有黑社會的故事,將抗日的史實、抗爭的現實、傳說的事件、傳統的更迭巧妙融入劇情。一如旅行過程中,因為環境、立場、關係的改變,一步步的發現與期待,隨著時間與空間同步推進,這也是造成影片張力的獨特創意。



全文轉錄自: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2007/03/etude/#1



官方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EtudeBike

1 則留言:

earthson 提到...

嗯,我希望在30歲以前的生命裡,做一件到80歲想起來都還會微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