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轉錄] 國土之殤_旱與澇

台灣50年來最慘重的水災    商業周刊 第1134 2009-08-17


國土之殤   撰文者:張毅君


不過四十八小時,台灣,從「旱」轉「澇」。大自然的反撲,要我們更謙卑,重新學習。誠如作家小野所言:「歷史從來不會被大雨沖走,未來總是在一場大雨之後。」


你可能會不理解,老天爺為什麼總是要五毛給一塊?


 


四十八小時前,石門水庫一道道乾涸造成大地的裂痕,像是餵不飽的孩子,一張張開口渴望的嘴。


 


四十八小時後,全台灣泡在水裡,水流像是無數雙強勁的手,一一撕裂大地上任何一樣東西,滾滾泥水,斷橋、垮樓、崩路、活埋。水是輕柔,下手卻重。


 


老天爺開了一場玩笑,我們二千三百萬人卻笑不出來。這是一場共同承擔的劫難,我們誰都逃離不了。


 


三十年前,水產養殖是讓我們驕傲的,日本消費者盤中的鰻魚丼、石斑魚湯,來自養殖戶年年「進貢」,我們換到了鈔票,他們得到了美味。在大量抽取地下水之後,我們的鈔票換來鬆散的土質、年年下降的地層。


 


盧山溫泉、知本溫泉,不也是另一種驕傲?為了更靠近山、更親近水,讓來自都市的人重拾兒時回憶、重新認識山水,我們在河岸築起了度假飯店,我們在山坡鬆軟的地質上,硬是多擠出一、二公尺的地來蓋民宿。


 


一場大水,我們二、三十年來跟大地爭來的,一次都還給它了。


 


一代代傳下來的老智慧: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但對於人多地少、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人來說,怎麼能接受這樣的觀念?


 


當然要爭!我們把大地的資源當成最廉價的生財器具,濫墾、抽取地下水、填海爭地、砍樹填地,創造經濟奇蹟,讓每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更好。因為小,我們更要大,要台灣第一,養魚、養蝦、養花、種檳榔、種水果,都要第一。


 


我們抱怨洪水來得太急,自問一下,我們不也急著把免費的大地資源廉價加工後販售出去?


我們都一直要求速度,那是台灣的本事,要的是讓子孫豐衣足食,我們不理會大地的呻吟。百年台灣,耗盡了千年資源。


大地就像一個人,哪邊有傷口,哪邊就最脆弱。這回,台灣的傷口太深了,水流一刀刀把台灣的土地切割,而這些傷口,這一塊土地的人都有責任。


 


土石流什麼時候才會停?學者的提醒:等山坡地都沖成平地,就會停了!


 


這是我們要的答案嗎?如果不是,如果希望子孫下一代,不再為了洪流的生離死別而哭泣,我們能不能靜下心來,聽聽大地的聲音。


 


大地「委屈」了二、三十年,非得要它用激烈的手段抗議,才能喚醒我們?我們只會一直問:我們要什麼。問一問大地要什麼?它要的是喘一口氣、留一點生生不息的空間;而不要趕盡殺絕,用到一滴不剩。


 


如果還有下一個三十年、下一個五十年,颱風還是年年報到,風雨還是如期光顧,我們準備用什麼樣的心情來面對?日夜恐懼、逃離家園?還是挺直腰桿,不畏不懼?


 


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們認清台灣的脆弱。如果就此放慢腳步,想一想,我們要一個全新的台灣,它應該是長什麼樣子。這次的水災,是一次總算帳,過去三十年犯的錯,不會一筆勾消;未來三十年台灣的新面貌,我們卻可以自己決定要什麼、不要什麼。如果與大地相處是我們未來最重要的功課,就要更謙虛聆聽。


 


莫為死者悲哀,請為生者流淚,留下來的人如果不能參透大自然反撲背後的智慧,亡者在天堂還是會望著一張張流淚的臉孔,等著下一場災難降臨。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轉錄]88水災的省思 by賀陳旦

十年,我們學到了什麼?




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
董事長 賀陳旦


    九二一十周年前四十四天,中南部被洪水沖垮。大自然再度警告台灣,我們處在一個多災的土地,面臨巨變的氣候。然而,我們有這樣的全民意識了嗎?那些蜂擁圍觀金帥飯店倒入河中的民眾夠瞭解嗎?那些以為雨不大,不須要疏散土石流紅色警戒區的村里長夠警覺嗎?那些視野溪整治等同水泥化河床的工程人員夠用心嗎?有太多教訓沒有從根源檢討,有太多僥倖依舊得逞!


 


    首先,高屏溪水量一年80億噸,為台灣河川之冠,卻有85%流入大海(其他河川平均70%入海),高屏地區地下水豐富(以致屏東縣自來水普及率為全台最低)。也因此長期超抽地下水造成嚴重地層下陷。活在水鄉,而不疼惜水,終為水患,乃至生命財產隨水而亡。


 


    其次,氣候變遷的趨勢是雨量集中,一次颱風帶來2000毫米雨量,出乎人料,確非一般人為設計所能防範,但是假設我們治水工程的設計理念一直是儘快讓水流走(流入大海),現行水溝式河溪流速更快,不及回注地下,會使不頂大的雨也被束集水量,猛力沖向堤防,沖向橋墩,豈能不垮。我們等於在激化大氣變遷的惡劣趨勢,未達警戒的雨勢,也要成災了!這次雨實在大,但是八百億整治野溪的結果,是否讓雨水沖刷更疾不及走避,大有檢討餘地!


 


    接著,我們看見一車一車的泡麵和各電視台一籮筐一籮筐「獨家」報導。許多專業救難人員都強調,最不應該送往災區的就是食物、衣服和未經訓練的的熱心人士。十年前921災後第三天許多載著中秋食物去給災民溫暖的車輛,塞住了搶72小時黃金時間的救護車。今天,這些個體救難英雄依然活躍在泥濘的路途中。


 


    十年前,2700人離開了他們的親人。在思念中,在後悔中,這個社會學到管制檳榔種植;劃設土石流警戒區;停修台八線中橫(可惜只到去年);同時我們有了活潑的社區團體和美麗的新校園。這樣就夠了嗎?就對得起天人永隔的傷慟嗎?看看這一場水災,聽聽外國媒體的評論,我們心裡有數:我們從未痛下決心,做得更少。這回,我們要做什麼來向再度失去家人,土地的同胞交待?個人主張,非得要從長遠、從根本策劃災區未來,一定要全民、要持續建制國家風險體系:


 


第一、 高屏地區的產業和聚落應該以國土計畫高度,尋求適合當地水土和人文的產業活動,例如:養生、觀光和原住民藝術。


 


第二、 九二一善款現轉往行政院賑災基金會之45億元,應以提升整體國家防災意識和救災效率為目的,早日解凍,並成立專責法人聘專業人士主動規劃,靈活運用。


 


第三、 已完稿之國土計畫法,國土復育條例等國土保育基本法朝野合作限期通過。各級政府據以完成保育區劃設及轉作計畫


 


第四、 今年三月研擬之高屏溪整體治理綱要計畫及相關流域整治特別條例即刻完成法定程序。其餘四大河系流域治理組織,應剋定期限庚續成立。


 


十年,我們學到了什麼? 風雨中,我們要給個答案!


 


面對台灣土地的真相


請看圖文ppt附檔 http://eef.org.tw/88fact.pps


 


如果你認同這樣的反省與實踐


請轉寄給你更多的好朋友


 


大家一起 合十祈禱


認真實踐 監督政府


重建一個美麗而永續的台灣


 


以上轉錄自: http://eef.org.tw/88.htm

--

延伸閱讀: 使用者付費的大自然

--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88惡水]達邦救災






↑惡水無情...巃頭明隧道-阿里山公路,台18的59k處
(此為回程時的拍攝方向)

8/18~19...這次物資運補行動是由
阿里山鄒族青年自救會所發起,主要目的是以人力背負物資進入茶山,新美和達邦三個地方!

成員主要是有十幾位的鄒族青年,另外於網路上號召的志工,許多來自各大專院校登山社成員或OB,例如中國醫藥大學/成大/中興/台大/淡大/交大...當然也有許多來自各界熱心的志工~~總共五六十位左右~~



↑"台灣危機"...還真是貼切的T-Shirt; 凌晨三點從新竹搭客運南下,七點在嘉義市監理所集合~


 
↑第一站輔仁中學-物資集散中心;裝滿物資後,每個人的大背包應該都有30~50kg不等


               
↑超馬好手-林義傑,也來參加呢~(就是戴墨鏡那位...XD)
             


↑心懸...達邦的小隊長




↑於台18,37k處等候單線放行 (左起,佩琳-阿賢-孟翰-峯哥 from 中國醫藥大學登山社的夥伴)




↑柔腸寸斷的台18,有的被土石掩埋,有的路基塌陷↓







↑皺褶變形的道路...大藍載小藍...XD




↑車行終點-巃頭明隧道,隧道裡滿是泥土正由大型機具清理中,只能走外側...




↑通過隧道後不久,便來到這超長大崩壁,全長約有300~400m...↓





↑泥土含水量仍很高,一不小心就會無法自拔...><




↑崩壁的另一頭-民芳茶葉,整個鐵捲門被土石流擠壓出來,也是公車"石壁站",土石大量崩落後,這下真的變石壁了...

從民芳茶葉這,接續用車接駁至另個車行終點









↑第二個車行終點(169縣道,28公里處左右,右下方紅色為達邦三號橋的殘骸!),短暫休息吃東西後,繼續背負物資前行...然後就開始下大雨啦...QQ




↑雖早已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但...再大的雨也阻擋不了我們向前行↓



↑涉溪...同學,你的背包套超帥氣阿,竟然是台灣耶!!



↑看到達邦橋,就知道離達邦不遠了...吧.........其實還有一段...




↑再次涉溪~~過了之後就到可到車輛能接駁的地方囉!!(小插曲:當全隊過完後,剛經過的溪右方就又轟的一聲崩下來,真是好險...@@)




達邦到囉







↑雨後漸晴↓  達邦部落本身未受到太大損害,但因聯外交通中斷且停電,一切只能靠直升機和人力補給!








↑達邦隊的副小隊長...吧...煮大鍋麵給大夥吃,簡單的白麵配豆腐乳,卻倍感溫馨,後來住紮在這的國軍也送來一些他們剩下的晚餐,白麵加兩種罐頭(土豆麵筋和脆瓜)和高麗菜,也不錯吃!





↑藍天依舊...經過一夜好眠後,趁著回程前在社區走走~











↑村民殷切的盼望...............................直升機起降的風真的很大...XD...↓






↑阿嬤辛苦背著腳受傷的小女孩




↑這...這...這全都是肥料啦,不能吃滴...推滿農會的倉庫...




↑別了,達邦.....................................................峯哥鬱卒的表情↓







↑依舊踏著爛泥前行~




↑昨天經過時就有看到,還以為是風災當時所發生的,但今天回程時剛好遇到前來要處理車子的水利署人員,據他說法,昨天他把車停在路邊,到別處勘察地形下來後,就看到車子變這樣了...@@...so,儘管惡水肆虐後已近兩週,還是要小心阿!!






↑土石流無情↓